我怕一个人,生存不下去

上一次产生自杀念头,是什么时候呢?

a7cbef08f1ec47028d9da194e635470b.jpeg

去年12月吧。


第一次产生这种念头,大概是在高二的时候。从高一分科后,仿佛一只虾米被放到了鱼塘里,高自尊、低自信。从小到大的优越感被碾压得灰飞烟灭,不甘心到一心想要”夺回“属于自己的光亮。但是,好像自己就是笨吧。而且一直用的的都是笨方法,起早贪黑,是宿管阿姨每天最早和最晚见到一个。但是,最后也只是超过省一本线50多分,就读了一个双非学校的边缘专业。


今年的初试成绩,也果然如预想的一样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


想了想,其实,现在倒是能坦然接受,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这个事实。


今年的春节,是第三个独自在异地度过的,其实,严格来算的话,应该是第四个。大一的时候,想着寒假去兼职,便借故说自己没有抢到回去的票,所以留在了杭州。找了一份包食宿的兼职。大二寒假,便和初中的同学一起相约留了下来,同样也是兼职。不知道为什么,那时候的自己,对于家庭,其实完全没有任何牵挂。许是自己从小就和外公外婆长大,在童年时期最需要爸妈关心和陪伴的时候,他们都不在身边,等我能照顾自己的时候,他们才出现在我的生命中。初中的学校就在离家1km的地方,为了升学,初中开始才开始和家人住在一起。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家里的时候,看到他们,就像是去到陌生人的家里。心心念念了10年的j爸爸妈妈,坐在眼前,却感到害怕。对他们毫无亲近之感。中学的时候,也是自己申请了住校。知道现在,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,都不是很长。不安全感和与人之间的疏远,就是那时候开始的吧。大三那年的寒假,回去以后,和家人吵了架,在家待的时间只有4天,就自己行李箱都没打开过,就直接自己去了车站,买了当晚回杭州的车票。那时学校已经放假了,自己用奖学金在酒店了待了4天,每天都在疯狂去投兼职。后面去了一家便利店,解决了住宿的问题,一直又到了学校开学。


今年的春节,是第三个独自在异地度过的,其实,严格来算的话,应该是第四个。大一的时候,想着寒假去兼职,便借故说自己没有抢到回去的票,所以留在了杭州。找了一份包食宿的兼职。大二寒假,便和初中的同学一起相约留了下来,同样也是兼职。不知道为什么,那时候的自己,对于家庭,其实完全没有任何牵挂。许是自己从小就和外公外婆长大,在童年时期最需要爸妈关心和陪伴的时候,他们都不在身边,等我能照顾自己的时候,他们才出现在我的生命中。初中的学校就在离家1km的地方,为了升学,初中开始才开始和家人住在一起。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家里的时候,看到他们,就像是去到陌生人的家里。心心念念了10年的j爸爸妈妈,坐在眼前,却感到害怕。对他们毫无亲近之感。中学的时候,也是自己申请了住校。知道现在,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,都不是很长。不安全感和与人之间的疏远,就是那时候开始的吧。大三那年的寒假,回去以后,和家人吵了架,在家待的时间只有4天,就自己行李箱都没打开过,就直接自己去了车站,买了当晚回杭州的车票。那时学校已经放假了,自己用奖学金在酒店了待了4天,每天都在疯狂去投兼职。后面去了一家便利店,解决了住宿的问题,一直又到了学校开学。


一直以来,认为与人建立起一种联系之后,就是一种负担和羁绊。况且,这世上,能真心换真心的人,没几个。他们在我脑海里的形象,不是势力,就是尖酸。总是刻意的和人保持距离,总觉得,不去和他们接触,就不会受伤。


今年寒假,为了完成学校的实习学分要求,所以在一家和专业对口的小公司实习。公司春节放了10天假,我也还是没有回去,只是和t爸妈说,今年毕业后会回去的。


15号,考验成绩出炉,距离目标院校历年复试分数差了30多分。是没有希望了,原本也没有打算调剂或者是二战。查到成绩后,只是在朋友圈写了一句:春招可以准备了。


很有多微信通讯录里的好友,发信息来询问,回复他们后,下班回到住处,便关掉了音乐,蒙头钻进了被窝里。


不知不觉间,又自己掉进了深渊了。觉得自己不是很难过,也没有嚎啕大哭。只是觉得,自己的确欠缺些实力。这种平时成绩过得去,一到重要考试就掉链子的场景,从中考,高考,我都已经习惯了。不管自己有多努力,距离目标总是差着不止一尺的距离。平时的学习起来是学霸,成绩就是普普通通的学民。


在被子里,第一次正视了生活。


前几天和爸妈打电话的时候,他们总跟我说,要不回家去找工作吧。当时只是觉得他们是一直想要束缚自己,我一大好青年,为什么要回去小镇里去过上养老一样的生活呢。撇开那里厌烦的人际关系不说,就算我回去了,也不会找到什么薪资稍微高一点儿的工作,家里没矿,也是需要自己租房自己在外生活的,既然这样的话,还不如自己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,即便是漂泊,至少也免去了人际上的烦恼。


前几天和爸妈打电话的时候,他们总跟我说,要不回家去找工作吧。当时只是觉得他们是一直想要束缚自己,我一大好青年,为什么要回去小镇里去过上养老一样的生活呢。撇开那里厌烦的人际关系不说,就算我回去了,也不会找到什么薪资稍微高一点儿的工作,家里没矿,也是需要自己租房自己在外生活的,既然这样的话,还不如自己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,即便是漂泊,至少也免去了人际上的烦恼。


现在想了想爸妈的话,虽然回家去在外租房,但是一年的房租却只是这里两三个月合租的钱,而且,生存下去的压力,远没有这里的大。那里有我认识的人,说不定,如果自己改了自视清高的坏毛病之后,腆着脸皮去搞一下人际关系,没准还能结识一些人。接下来,就是结婚生子,有可能的话,就变成了天天要看人脸色吃饭的家庭主妇。


或许,不想要再这么单打独斗的去和生活硬怼了吧。突然间,希望自己能和某个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,一起生活,一起养一只小猫咪,每天能一起上下班,周末出去逛逛菜市场,回来做做饭刷刷碗,也挺好的。甚至,想过去外婆家,每天守着一块地,种种蔬菜种种花,再养一些鸡啊鸭啊,猪啊什么的,自给自足,也挺好的。


我对物质没有过度的贪恋,但却痴迷精神上的畅游。接受自己的这一生,就是普通的,注定不会成大器,不会很有钱,也不会结婚生子,如同浮萍一样,像外公外婆那样生活,也挺好的。


现在,倒是愈发想要躲起来了。


之前和人交流过,关于这一生的期望寿命的话题。我其实,没有想要活多久,40岁,50岁,都是可以的。或者,再短一些也无妨。也常常会在像今天的气氛里,浮现出想要自杀的念头。


总觉得,自己的确只是在求生存,苟且如同蝼蚁一般。每天按时出门,搭同一班地铁,走同一条路,做着反复重样的工作,用时间去换取生存的资本。


和人没有亲密关系,的确自由了,但经常觉得空洞。大多数时候,都觉得生命是自己一个人的,还会庆幸,自杀是唯一不犯法的侵犯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。


人类是群居动物,我是走散了的那只。和人建立起关系,是一种处于风险分散的意识。


觉得自己现在一个生活,真的已经是危机四伏了。


标签: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