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和你好好告别
搬回学校的时候,来开宿舍门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宿管阿姨。因为是整栋楼里最先到的,需要等保卫人员巡查过每个楼层后才能进宿舍。在等待的间隙里,瞥见了以前阿姨住的地方,现在全都变了模样。
以前的那位阿姨,大家有些嫌她唠叨。现在想想也是,一个人生活在那里,平时我们放假了,她也还要守在那儿,也没有什么交际,看着我们每天上下课回来,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,楼层里一有什么新鲜事,就拉着过往的人说不停。
从大一的时候就我一直会忘带钥匙,每次都是吭哧吭哧爬到5F后,发现自己没带钥匙,然后又很气恼的去1F找阿姨借备用的钥匙,借的次数多了,阿姨听到我的声音都知道我是哪个寝室的。而我作为回报,平时也会给阿姨带一些自己的小零食什么的,也会很耐心地听她唠唠家常。有时候,会觉得她有些烦,但是想到她和妈妈一样的年纪,妈妈也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,就会变得耐烦多了。
本来在来到路上,还设想过阿姨开门的那一刻会对我说些什么,但是,已经没有机会了。
可能是打小就经历过了很多告别,所以“告别”这个词对于我来说,是一个极其不愿提起的,也是力图去避免的一件事。很多时候,就会用逃避去面对这件事。
那些被逃避掉的告别,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包工头手里的一幢烂尾楼,亦或是,被仓促包扎的伤口,因为不及时,所以留下了疤。
有个人跋涉千里来看你,不图什么,就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。哪怕只是为了和你说说话,那些里程也都值得。
从小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,从初中开始便离开了他们。外公每周一都会趁着赶集的时候,来家里坐坐。每次来的时候,就会先问我在不在,或者回来没。有时候,妈妈自己也会埋怨,明明她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,为什么每次来看的不是她。我也很少在家里,不是在学校,就是放假了不愿回家。
那份隔代的亲情,总觉得十分厚重,重到好像我怎么都还不掉。所以总是借着理由去躲避着,以为这样就能减少一份自己内心里的内疚感。
2017年暑假的时候,还在期末考试,接到爸爸的电话,说奶奶5天前去世了。爸爸那时的语气很平淡,只是隐藏不了他那些天里积攒下来的疲倦与沧桑。
我和爷爷奶奶其实并不熟,虽然离家只有5-6分钟的路程,但我也很少去。总觉得和他们之间隔了很多的陌生感,从小就没有接触过,时隔10多年后发现自己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,那种感觉,就好像自己是一个被富翁选中的财产继承人一样。
每次回家的时候,妈妈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回家了就多去你爷爷家玩儿,别老像外人一样。可她不知道,不管是在家还是在爷爷家,我都觉得和他们之间是陌生人,至少是那种怎么都隔着距离的陌生人。
接到电话的那一刻,我不知道自己心里是真的难过,还是出于形式上的礼貌。我问爸爸,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。爸爸说,奶奶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走了也是很自然的事。末了,只让我好好念书。说完就挂了。
他们和我通话的时候,问得最多就是还有没有生活费,要不就是好好念书。从来不会问我有没有生病,想不想家,一个人在外面好不好之类的。我也习惯了他们不这样问候,不然,过于亲近了,反倒会尴尬。
他们和我通话的时候,问得最多就是还有没有生活费,要不就是好好念书。从来不会问我有没有生病,想不想家,一个人在外面好不好之类的。我也习惯了他们不这样问候,不然,过于亲近了,反倒会尴尬。
对于奶奶的记忆,是粉条、卤蛋、牛肉,还有苹果、香蕉。妹妹从小和他们长大,和他们是最亲近的,每次我回家的时候,奶奶都会让妹妹给我带吃的。有时候,出于礼貌性的报答,我也会主动地帮妈妈送些吃的到他们家。每次我去的时候,妈妈和爷爷奶奶都会特别高兴。
现在想起来,那时候的自己应该多去看看他们的。毕竟是老人了,就算不是爷爷奶奶,陌生的老人,我也会由内地想要对他们好。
总以为,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很多,不在乎这一次,所以一次次错过。看似往前无线延伸的机会,实则是被生命掐着倒计时的秒表。多见一次,就多一次相聚的机会。逃避一次,见面的机会就少一次。
你以为你们还有见面的可能,殊不知对方早已做好了和你不再往来的决心。这一次,也是最后一次。
每每下雨的时候,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两个人各自撑着伞,相互牵着的手淋着雨的画面。那时候,早春。记忆中,雨的温度,却是手心的温暖。
每次到高铁站的时候,也总是会想起,好像我在这里送别过很多人,不是很多人,是很多次同一个人。想要对方安检过后,再后头看看我,但是他们都很默契地一往直前,仿佛,终于丢下了某种东西,如释重负般。
17年11月底,看完《后会无期》后,突发奇想地买了去扬州的大巴车票。没想过要复合,只是想要和曾经告别。在回杭州的车站里,拿着他买的早餐,装酷的头也没回,劲直走到了座位上。其实,我有偷偷回头过,那一刻还是想要跑出去抱抱他,然后认真的说不再见。
17年11月底,看完《后会无期》后,突发奇想地买了去扬州的大巴车票。没想过要复合,只是想要和曾经告别。在回杭州的车站里,拿着他买的早餐,装酷的头也没回,劲直走到了座位上。其实,我有偷偷回头过,那一刻还是想要跑出去抱抱他,然后认真的说不再见。
以为,只要不说口的再见,都是能够真的“再见”。那段情景,至今想起来,都像是心中空缺了的一块。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的分手,现在,以后,都想要和对方好好的告别。
不告别,就总觉得还有回到过去的可能。可是啊。每个人都无法从今天跨越回到昨天去,把昨天发生过的事情,重新再调回去,再来一次。
奶奶的去世,也让自己对于身边剩下的人,有了更多的重视与珍惜。不管那些血缘我喜不喜欢,有些人注定是要和我这辈子绑定在一起的。接受这一点,也算是对命运安排的尊重。
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们,不同程度地交织着,共同构建成“我”这个个体。他们像是小说里的不同人物,在他们的主角世界里,在其他地方扮演者配角。
喜欢与否,如果最终都是要告别的,那就好好说再见吧。不然,总会给自己一种还回得去的错觉。
随便看看
- 2019-02-21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地下城,澳大利亚居住在地下的小镇
- 2022-07-05生活好像很满,但总有一块儿空缺着
- 2019-02-2110大中国最好玩的过山车
- 2022-07-05天气这么好,你为什么不出去走走?
- 2019-02-20新型环保自动贩卖机,可为流浪猫狗提供食物